行測常識判斷考點范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jīng)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今天浙江公務員考試網(wǎng)(zymfqzo.cn)給大家?guī)淼某WR相關考點是“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與地表水對可溶性巖石溶蝕與沉淀,侵蝕與沉積,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積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文尼亞的喀斯特高原命名,中國亦稱之為巖溶地貌,為中國五大造型地貌之一。
空間分布:
喀斯特地貌在中國分布最廣,其集中分布于桂、黔、滇等省區(qū),川、渝、湘、晉、甘、藏等省區(qū)部分地區(qū)亦有分布。喀斯特地貌在世界其他地區(qū)主分布于波黑迪納拉山區(qū)、法國中央高原、俄羅斯烏拉爾山區(qū)、澳大利亞南部、美國中東部、大安的列斯群島和越南中北部地區(qū)。
喀斯特地貌在世界其他地區(qū)主分布于波黑迪納拉山區(qū)、法國中央高原、俄羅斯烏拉爾山區(qū)、澳大利亞南部、美國中東部、大安的列斯群島和越南中北部地區(qū)。
古代相關記錄:
2000多年前,中國古書《山海經(jīng)》對溶洞、伏流、石山等現(xiàn)象已有提出。
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和周去非的《嶺外代答》對巖溶現(xiàn)象已有較多記載。
明代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對喀斯特地貌的研究比歐洲早250余年。其對喀斯特地貌的類型、分布和各地區(qū)間的差異,尤其是喀斯特洞穴的特征、類型及成因,有詳細的考察和科學的記述。在廣西、貴州、云南,他探查過的洞穴有270多個,且都有方向、高度、寬度和深度的具體記載。并初步論述其成因,指出一些巖洞是水的機械侵蝕造成,鐘乳石是含鈣質的水滴蒸發(fā)后逐漸凝聚而成等。
常見分類:
喀斯特地貌類別劃分有不同的分類標準,較為常見的為按喀斯特作用發(fā)生地分為地表喀斯特和地下喀斯特。
1.地表喀斯特
石芽
石芽指可溶性巖石表面溝壑狀溶蝕部分和溝間突起部分。石芽為蝕余產(chǎn)物,熱帶厚層純石灰?guī)r上發(fā)育形成的高大石芽常高達數(shù)十米,成為石林。
溶溝
溶溝是地表水沿巖石裂隙溶蝕、侵蝕而成,寬20厘米至2米,深2厘米至3米,底部常填充泥土或碎屑。
喀斯特漏斗
喀斯特漏斗由流水沿裂隙溶蝕而成,呈蝶形或倒錐形洼地,寬數(shù)十米,深數(shù)米至10余米,底部有垂直裂隙或落水洞。
落水洞
落水洞多分布在較陡的坡地兩側和盆地、洼地底部,為流水沿裂隙侵蝕的產(chǎn)物。寬度一般不會超過10米,深可達數(shù)十米至數(shù)百米。廣西、重慶及四川南部地區(qū)稱之為“天坑”,一般稱豎井。
溶蝕洼地
溶蝕洼地通常由喀斯特漏斗擴大或合并而成,面積小于10平方千米,具有封閉性。
喀斯特盆地
喀斯特盆地又稱為坡立谷,是一種大型喀斯特洼地,面積一般為10-100平方千米以上,邊緣略陡并發(fā)育有峰林,底部平坦且覆蓋殘留紅土,多分布在地殼相對穩(wěn)定的區(qū)域,如云南硯山縣、羅平縣和貴州安順市。
喀斯特平原
喀斯特盆地繼續(xù)擴大即形成喀斯特平原,地表覆蓋紅土并發(fā)育孤峰殘丘,如廣西賓陽縣黎塘鎮(zhèn)和貴港市。
峰叢
峰叢是同一基座而峰頂分離的碳酸鹽巖山峰,常與洼地組合成峰叢-洼地地貌。
峰林
峰林為分散碳酸鹽巖山峰,通常由峰叢發(fā)育形成,但因受到構造影響而形態(tài)多變,在水平巖層上多呈圓柱形或錐形,在大傾角巖層上多呈單斜式。氣候條件對峰林形態(tài)有影響,藏南古峰林遭寒凍風化破壞,峰林僅30-50米高,云貴高原峰林也因遭到破壞而較渾圓矮小,黔桂兩省區(qū)交接帶氣候較為炎熱,地下水垂直運動強烈,峰林高達300-400米。
孤峰
孤峰是峰林發(fā)育晚期殘存的孤立山峰,多分布于喀斯特盆地底部或喀斯特平原上。
2.地下喀斯特
溶洞
地下水沿巖石裂隙或落水洞向下運動時發(fā)生溶蝕,形成各種形態(tài)的管道和洞穴,并相互溝通或合并,行成統(tǒng)一的地下水位。地殼上升,地下水位將隨河流下切而降低,洞穴轉變?yōu)楦扇芏?。水平溶洞的發(fā)育大多與當?shù)厍治g基面相適應,因此此類溶洞與階地及河面對比可反映構造上升量。垂直溶洞深度可達數(shù)百米至數(shù)千米,可視為地殼上升的標志。
地下河
地下河亦稱暗河,是以溶蝕作用為主形成的地下廊道、溶洞和溶蝕組成的喀斯特地下管道系統(tǒng)。
暗湖
暗湖是地下河相通的地下湖,和地表湖泊一樣,暗湖也具有水源調蓄作用,其可儲存和調節(jié)地下水。
石鐘乳
石鐘乳是干溶洞頂部裂隙滲出的地下水中所含碳酸鈣因溫度升高、壓力減小與水分蒸發(fā)而沉淀,自洞頂向下增長形成。
石筍
石筍是自石鐘乳上滴落到洞底的水中所含碳酸鈣沉淀形成自下而上增長形成。
石柱
石柱是石鐘乳與石筍相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