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打人老師,我是慕麗女(暴力女)?!标兾魑靼彩幸幻?歲留守女孩的手繪小人書中出現(xiàn)這樣的話語,讓前來為他們做心理輔導的心理咨詢志愿者們既揪心又驚訝,在這樣一個年僅8歲的女孩子心里,長時間的離開父母、長時間的沉默寡言,留守,到底會給她帶來怎樣的心理傷害?(6月28日《華商報》)
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認為,中國的家庭結構是一個三角形,父親、母親和孩子分別是三個角,它是最穩(wěn)固的結構,也是最脆弱的結構。一旦家庭結構出現(xiàn)破裂,家庭功能就會缺失。在經濟市場化、人口流動化的當下,留守兒童猶如散布原野的“野草莓”;倘若任由他們“野蠻生長”,難免會引發(fā)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想做“暴力女”既有留守兒童情感缺失的因素,也有學校教育偏差錯亂的因素。伴隨著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進程,大量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導致他們和子女長期處于一種分離的狀態(tài)——這不僅是一種物理距離,也是一種心理上的距離感和隔閡感,意味著子女的情感訴求得不到充分的滿足。而“暴力育人”的陳舊觀念,不僅讓孩子們承受了身體上的痛苦,還給他們的精神世界發(fā)育和建設帶來了負面影響。
不論是將教育暴力的性質模糊化,還是將“嚴師出高徒”的行為崇高化,抑或是將學生遭受教育暴力宿命化,盡管理由冠冕堂皇,卻都難以掩蓋其本質。父母作為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人,當孩子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的時候,卻難以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從而導致少數(shù)老師變本加厲、有恃無恐,讓輕度的失范行為不斷累加和升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難以消除的陰影。
在一定程度上,現(xiàn)實生活中的弱勢群體,也是表達上的弱勢群體。如果不是一次意外的發(fā)現(xiàn)和打撈,我們會很難傾聽到留守兒童“沉沒的聲音”。留守兒童既缺乏參與公共決策的渠道,也缺乏影響輿論場域的能量,表達和追求自己的合法權益的能力十分薄弱。以至于在遭受辱罵、體罰甚至性侵害的時候,都沒能發(fā)出“沉沒的聲音”。
近年來,青少年暴力作為一個社會問題不時進入公眾實現(xiàn)。這里面,固然有暴戾心態(tài)彌漫的因素,也和當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缺失有關?!皼]有愛,就沒有教育”,如果孩子從父母和老師那里都得不到足夠的愛和關心,樸素的人性自然會變得自私麻木和冷漠,瀕臨危險地帶。
小女孩天真、純凈的童言背后,依然有直接而強烈的利益訴求。正視留守兒童“沉沒的聲音”,尊重和回應他們的利益訴求,離不開家長的責任和擔當,也離不開教師的仁愛之心。只有給予孩子更多的光亮和溫暖,他們才不會有“灰暗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