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治理是政府借助企業(yè)、民間組織、社區(qū)等社會力量共同管理公共事務的一種模式。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是五位一體建設總格局的落腳點,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要“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進共同富裕,推進社會領域制度創(chuàng)新,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直面現實社會生活,在社會治理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觀念、新制度、新舉措。
一、正視社會治理中的突出問題
當前我國的社會治理工作,既面臨著一系列難得的機遇和有利條件,也面臨著一系列困難與問題的制約,尤其是理念、體制、機制等方面的問題,成為制約社會治理工作創(chuàng)新的重要難題。
一是理念滯后。重經濟建設、輕社會管理的思想仍然十分突出。一些地方政府和領導干部重視經濟增長、招商引資、上大項目、搞形象工程,而對于社會民生建設、社會管理興趣不大,熱情不足。管控思想嚴重、服務意識淡薄。政府對社會的控制有余,疏導不足,這在社會生活中容易引發(fā)不滿情緒,甚至形成嚴重的社會沖突。二是社會管理體制不順。黨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形成源頭治理、動態(tài)管理、應急處置相結合的社會管理機制”。而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卻暴露出政府機關和社會組織的兩極分化:即政府機關獨擋一面卻能力不夠,社會組織弱不禁風卻有行政化傾向。眾多社團組織,附屬在政府的業(yè)務主管部門之下,難以有效承接經濟組織在改革中剝離出來的社會管理職能。三是社會管理機制短缺。我國社會多元利益表達機制的構建滯后于社會利益的分化,制度化的利益表達渠道不完善。公眾社會參與的制度性保障機制不健全,覆蓋不全面,管理的制度規(guī)范體系不健全,有關社會管理的法制建設還比較滯后,有些領域還存在著一些法律空白。四是治理方式落后。社會管理方式不夠靈活;管理手段陳舊,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管理成本超重,在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問題上,高投入、低效益的現象比比皆是,在社會管理上往往事倍功半。
總之,當前社會管理工作主要存在兩個層面的問題:一是目前我國的社會管理過于薄弱,所以要“加強”;二是目前的社會管理體制、方式、手段過于陳舊、落后,所以需要“創(chuàng)新”。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在加強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體制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觀念、新制度、新舉措。
二、堅持“四位一體”的社會治理
一是系統(tǒng)治理,就是對社會問題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和處理,“加強黨委領導,發(fā)揮政府主導作用,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參與,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jié)、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強調在社會治理中,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制保障,建立政府調控機制同社會協調機制互聯,政府行政功能同社會自治功能互補,政府管理力量同社會調節(jié)力量互動的社會管理網絡,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不斷促進社會和諧。二是依法治理,就是“加強法治保障,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依法治理正是依法治國在社會生活中的體現,是人民群眾通過法律手段管理公共事務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是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在地方、行業(yè)和基層管理上的具體體現。堅持運用法律作為社會治理的基礎,各級政府和領導干部要樹立法治思維,遵法、守法、護法,把依法治國落在實處。三是綜合治理,就是“強化道德約束,規(guī)范社會行為,調節(jié)利益關系,協調社會關系,解決社會問題”。綜合運用法律、制度、道德等多種手段,規(guī)范約束社會中各個組織和個人的行為,協調和處理各種利益關系,解決社會問題。針對城鄉(xiāng)區(qū)域發(fā)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問題,社會矛盾明顯增多問題,以及教育、就業(yè)、社會保障、醫(yī)療、住房、生態(tài)環(huán)境、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社會治安、執(zhí)法司法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要堅持綜合治理:從防范控制、輕服務協商型管理向人性化、服務型管理轉變;從“捂、推、拖”的方式向“抓早、抓小、抓苗頭”的方式轉變;從偏重行政手段向綜合運用多種手段解決社會矛盾和問題轉變。四是源頭治理,就是“標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網格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為方向,健全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及時反映和協調人民群眾各方面各層次利益訴求”。當前加強源頭治理,要更加注重民生和制度建設,堅持科學民主依法決策,防止和減少社會問題的產生。
三、對社會組織發(fā)展提出新思想
當前,社會組織的發(fā)展存在幾個突出問題:結構上,各種社會組織不斷發(fā)展,但總量偏少,發(fā)展不均衡。性質上,具有官民二重性,獨立性不足,未實現自我治理。運作上,自律機制初步形成,但服務效率低,社會公信力不足。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在創(chuàng)新社會組織管理,激發(fā)活力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
一是營造社會組織健康發(fā)展的社會環(huán)境。《決定》指出,要“正確處理政府和社會關系,劃定政府行為和社會行為的邊界,加快實施政社分開,推進社會組織明確權責、依法自治、發(fā)揮作用”。積極發(fā)揮社會組織提供社會公共物品、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作用;積極發(fā)揮社會組織參與社會事務管理、提高社會活力的作用;積極發(fā)揮社會組織制約政府行為、促進民主政治發(fā)展的作用;積極發(fā)揮社會組織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美麗中國的積極作用。所以,《決定》指出,適合由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服務和解決的事項,交由社會組織承擔。二是改革現有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決定》指出,實現行業(yè)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真正脫鉤,成立時直接依法申請登記。這是對傳統(tǒng)社會組織雙頭管理體制的一種改革。雙頭管理體制是指“對非營利組織的登記注冊管理及日常性管理實行登記管理部門和業(yè)務主管單位雙重負責的體制”。雙頭管理體制加強了政府在登記和管理方面對新社會組織的監(jiān)督、管理和限制。同時也成為制約我國新社會組織發(fā)展的瓶頸:嚴格的雙頭管理體制制約了新社會組織數量的增加、作用的發(fā)揮,削弱了新社會組織的自治性,抬高了準入門檻,不利于弱勢群體組織發(fā)展。實現行業(yè)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勢必有利于促進社會組織的健康發(fā)展。三是明確了社會組織培育的重點。《決定》指出,要支持和發(fā)展志愿服務組織;重點培育和優(yōu)先發(fā)展行業(yè)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xiāng)社區(qū)服務類社會組織。同時加強對社會組織和在華境外非政府組織的管理,引導它們依法開展活動。
四、構建和諧的社會秩序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在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國家安全,建設平安、和諧中國方面做出了全面的部署。
一是通過預防和化解矛盾促進和諧中國建設。建立健全三個機制: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機制,從源頭上識別、化解各種社會風險,減少或避免各種重大決策給社會帶來的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特別是基層與脆弱群體的利益;健全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機制,更加注重平等溝通和協商,及時化解社會矛盾;建立調處化解矛盾糾紛綜合機制,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促進社會矛盾的系統(tǒng)、根本上的解決。二是通過維護公共安全促進平安中國建設。針對社會普遍比較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決定》提出了包括從機構設置、制度建設等方面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jiān)管的一系列措施。就生產安全,提出要深化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改革,建立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在社會安全方面,提出要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創(chuàng)新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依法嚴密防范和懲治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同時依法加大網絡管理力度確保國家網絡和信息安全。此外,還要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zhàn)略,提供有利于國家長遠發(fā)展的外部環(huán)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最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