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黨史
1、大革命階段
2、土地革命階段
3、抗戰(zhàn)階段
4、民主革命階段
5、新民主主義階段
6、社會主義建設階段
7、文化大革命階段
8、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社會主義發(fā)展新時期
9、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階段
10、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階段
黨的一大:中國共產黨誕生
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黨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1922年,中共二大,正確分析了中國的社會性質,中國革命的性質、對象、動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國革命要分兩步走,在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現階段的革命綱領即最低綱領是統(tǒng)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二大為中國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爭指明了方向,對中國革命具有重大的深遠的意義。
黨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開的黨的代表大會
1923年,黨的三大召開,決定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實現國共合作,同時保持共產黨在政治、思想、組織上的獨立性。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確立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義,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
黨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開的黨的代表大會
1925年四大召開,提出了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問題和工農聯盟問題。四大的缺點和不足是:雖然提出了領導權的問題,但對于如何爭取領導權,缺乏具體明確的方針,只講對群眾運動的領導權,而完全忽視了對政權和武裝力量的領導權。提出了農民是革命同盟軍的問題,但沒有提出土地革命這一解決農民問題的根本思想。
黨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開的黨的代表大會
1927年五大召開,大會雖然批判了陳獨秀的右傾錯誤,但對爭奪革命領導權所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均未做出切合實際的回答。五大實際上并未解決挽救時局的問題。
黨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國外召開的黨的代表大會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開,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線基本是正確的,對后來中國革命的發(fā)展起了積極的作用。但仍舊把城市工作放在全黨工作的中心,這對中國革命的發(fā)展起了消極的影響。
黨的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開,大會確立毛澤東思想為全黨的指導思想,這是七大做出的歷史性貢獻。大會把黨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概括為三大作風。即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
黨的八大: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
1956年八大召開,大會正確分析了國內外形勢和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指出:由于社會主義改造已經取得決定性勝利,我國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已經基本解決,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yè)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yè)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黨和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要集中力量解決這個矛盾,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yè)國變成先進的工業(yè)國。八大是探索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
黨的九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會
1969年九大召開,九大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xù)革命的理論”,使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論和實踐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的指導方針都是錯誤的。
黨的十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會
1973年黨的十大召開,繼續(xù)了九大的“左”傾錯誤。
黨的十一大:文化大革命后的首次大會
1977年黨的十一大召開,雖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經結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理論和實踐。直到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才將黨和國家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從而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黨的十二大:開創(chuàng)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1982年十二大召開,鄧小平在這次大會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嶄新命題。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
黨的十三大:闡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1987年十三大召開,十三大第一次系統(tǒng)地闡明了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明確概括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大會指出,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特指我國在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fā)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這一論斷包括兩層含義:第一,我國社會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第二,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們必須從這個實際出發(fā),而不能超越這個階段。大會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即“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大會還制定了到21世紀中葉經濟發(fā)展分三步走、實現現代化的發(fā)展戰(zhàn)略,并提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任務。
黨的十四大:確立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明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992年初鄧小平發(fā)表南方談話后,為黨的十四大召開作了充分的理論準備,1992年10月十四大召開,這次大會作出了三項具有深遠意義的決策:一是確立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二是明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三是要求全黨抓住機遇,加快發(fā)展,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
黨的十五大: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
1997年黨的十五大召開,在大會通過的黨章中,把鄧小平理論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一起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大會指出,中國共產黨要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
黨的十六大:與時俱進的大會
2002年黨的十六大召開,這次大會是我們黨新世紀乘勝前進,規(guī)劃制定新世紀中國發(fā)展重大戰(zhàn)略的會議,也是與時俱進,為指導思想增添理論新成果的代表大會,在大會通過的黨章中,把“三個代表”確立為全黨的指導思想。并實現了我們黨承前啟后,完成整體性新老交替的任務。大會的主題是: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為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而奮斗
黨的十七大:科學發(fā)展,共建和諧的大會
2007年黨的十七大召開,黨的十七大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繼續(xù)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fā)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p>
行測更多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可參看2012年公務員考試技巧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