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幫助考生提升申論答題水平,浙江公務員考試網(zymfqzo.cn)特別推薦申論熱點解讀“高校人才稱號回歸學術性”。希望考生閱讀本文,對申論熱點的把握有一定的幫助。\\
【背景鏈接】
高校是人才聚集的高地。近年來,教育系統(tǒng)以實施人才計劃為牽引,吸引和集聚了大批高層次優(yōu)秀人才,帶動高校人才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但由于人才評價制度還不夠合理,體制機制還不完善,改革舉措落實還不到位,“唯帽子”的問題依然存在,亟需通過完善制度予以克服。
2020年12月,教育部印發(fā)《關于正確認識和規(guī)范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扭轉高?!拔弊印眱A向,提出不給人才貼“永久牌”標簽、完善人才稱號退出機制、培養(yǎng)支持各類人才等意見,深化人才發(fā)展體制機制改革,推進人才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本質,激發(fā)各類人才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
【公考角度解讀】
[提出觀點]
無論是人才評價、職稱評定,還是績效分配、學??己恕①Y源分配,都應該把教書育人的成效及由此形成的學術成果作為重要評價標準。
[綜合分析]
人才稱號是對人才階段性學術成就、貢獻和影響力的充分肯定,不是給人才貼上“永久牌”標簽,也不是劃分人才等級的標準,獲得者不享有學術特權。授予和使用人才稱號的目的是賦予人才榮譽、使命和責任,為廣大人才樹立成長標桿,激勵和引導人才強化使命擔當。
從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的角度,要平等看待各類人才,不將高層次人才等同于人才稱號獲得者,不把人才稱號作為評價人才、配置學術資源的唯一依據,不單純以人才稱號獲得者數量評價人才隊伍建設成效。
從高校人才稱號獲得者的角度來來看,第一身份是教師,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堅持自主創(chuàng)新和自立自強,實現關鍵核心技術重大突破和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fā)展;強化價值引領,堅守精神追求,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努力成為愛國、創(chuàng)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典范。
[參考對策]
規(guī)范人才稱號獲得者崗位管理:
一是加強對人才稱號獲得者的合同管理,建立健全中期履職報告、聘期考核制度和重要事項報告制度。
二是提出要健全兼職兼薪管理制度,加大對人才“雙聘”“多聘”情況的監(jiān)管力度。
三是完善人才稱號退出機制,實現人才計劃能進能出。
四是強化支持期概念,提出對支持期已結束的,原則上不再使用相應人才稱號,確需使用的要標注支持期。
五是在人才激勵方面,要樹立正確的收入分配導向,要求高校堅持以崗定薪、按勞取酬、優(yōu)勞優(yōu)酬原則,堅持激勵與約束并重、精神和物質激勵結合、崗位職責和收入水平匹配,根據崗位職責、工作業(yè)績、實際貢獻等,合理確定收入水平,不將人才稱號與薪酬待遇等物質利益簡單掛鉤。